11月27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冷链运输中的新冠病毒传播还有很多科学问题没有解决,包括病毒的来源、传播方式、病毒存活的时间以及可引起传播的外包装病毒浓度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首届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上发言。 孙秋霞 摄
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近期,我国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
“冷链运输中出现物传人的问题,病毒的来源是冷链还是密闭环境?传播方式是吸入还是接触?病毒存活的时间有多长?可以引起传播的外包装浓度是多少?我们都不知道,这需要我们继续研究。”钟南山说。
钟南山表示,今年冬天已经到了,要有一个检测手段比较快鉴别到底是流感还是新冠病毒。流感和新冠病毒的防护方法一样,今年以来流感大大降低。
钟南山还指出,戴口罩能有效预防传播,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可减少飞沫和气溶胶传播。至于疫苗,他指出,公众必须大规模进行疫苗接种,要找到一个好的真正好疫苗起码两三年以后。
此外,钟南山还指出,“联防联控”仍是新冠防控的关键,也是我国家取得比较明显成功的一个环节。(孙秋霞 郑小红 朱族英)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看西部 www.kanwest.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564339445@qq.com】
必看
14 / 04月
09 / 05月
21 / 02月
09 / 05月
09 / 05月
23 / 03月
30 / 03月
23 / 02月
25 / 05月
21 / 07月
15 / 08月
03 / 06月
视频
原创
标签
热榜
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