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欧亚学院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特色小镇研究所所长王喜庆老师新作《商街智商》正式出版发行。
《商街智商》是王喜庆先生对中国商业街建设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操指南 ,由三大板块组成,通过对商业街建设理论嬗变的逻辑思辨、作者主持项目的实操复盘、中外著名商业街商业文化解析,首次提出了适宜于中国商业街建设和发展的四维互动理论,通过其立、破、合、创的规律运动,力图为商街建设提供新思路。同时提供了投资者、经营者、商家、客群共创共赢共享模式的实践佐证。
商业街是我国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系统工程的聚焦点之一,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显像平台。在社会经济的新常态下,研究商业街的时代特征,探寻新模式的运行规律,创新适宜于目标市场的实操手段,是激发目前和未来商业街经济活力必要课题。
商业街,顾名思义,是商业店铺聚集和商业交易集中的街道。商业街之于城市的功能和意义,在于自有城邦开始,一直围绕着变与不变的节奏,透过民俗商业行为及衍生活动映射跃升与寂寥的经济旋律,是城市活力的显像舞台。
说其变,是因为城市的特征,是特定时空的产物,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同一商街在不同历史阶段,即使外在的物质构成恪守先前,其内容特性也会产生因时代而造就的新内涵。
说其不变,是商街的主体功能——商业交易功能,并未随时光流逝而消弥,只是经历了由单一向多元、由物质消费引导向精神消费导向侧重的变化,其供求关系更加立体化。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商街已成为竞争的红海,但红海泛舟,乘风破浪者亦不胜枚举,关键在于能否遵循商街发展的科学规律,创造性地构筑符合经济、人文要求的街区语言,并建立持续性发展机制。
商街是世界商业文化传承发展的结果。中国商街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和成熟案例。商街之象代表着商街个性禀赋;商街之眼代表着商街的物质构成;商街之心代表着商街的产业品质;加之商街之人——即商街服务人群共同构成决定商街发展的大系统元素,这些元素通过投资者、经营者、商户、客群四个维度的意志和利益的对立统一,形成街区发展的向心力。
多年来,西安欧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家王喜庆老师一直专注于小镇(餐饮街区)的研究、规划、实践和运营,作为业界公认的餐饮街区研究的领军人物,他先后规划指导了茶马花街、欧风花街、东夷小镇、竹泉村、灯花巷、老北市等几十条街区。
王喜庆先生简介
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舌尖上的中国》顾问,中国国际食学研究所所长,陕西省餐饮业商会名誉会长,中国餐饮文化大师, 西安市政协委员。有多年餐饮实践与研究经验。担任全国多家酒店、餐饮街区、餐饮供应企业的首席顾问。先后著有《现代餐饮经营实务》、《新餐饮思维》等著作,主编《中国陕菜》、陕西餐饮蓝皮书(《陕西餐饮产业发展报告》)、《第四届西安·亚洲食学论坛论文集》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全国几十家主流媒体开辟辟餐饮专栏。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看西部 www.kanwest.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564339445@qq.com】
必看
09 / 05月
09 / 05月
11 / 07月
14 / 12月
06 / 03月
07 / 08月
06 / 04月
05 / 08月
04 / 07月
07 / 09月
18 / 04月
09 / 05月
视频
原创
标签
热榜
媒体矩阵